习近平总书记指明新时代美育工作方向,强调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佚名 次浏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的方向路径、目标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育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美育指明了方向、路径、目标、任务,也对新时代美育工作者提出了明确要求。

美育是传授审美观念和审美经验的一种教育形式,用丰富的直觉使心灵在感受形式、理解意义、感知价值的过程中传达情感和理性,将意志选择和动机选择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各项能力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最终促进人格的完善。我们一生都在天下、地上度过,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鱼儿在水中畅游的快乐和天空中浮云的闲适,领悟阶前小草的生机和窗外南山的内涵,感知圣贤和英雄豪杰的清贫和不屈精神。因为敏锐的审美眼光和耳朵、丰富的审美情感和健康的审美心灵是需要培养和培育的。而培养和培育的过程就是美育。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活有点甜,美是人们在能动的生产创造过程中,把自己的生命置于解放状态时所获得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种生命的塑造,它启发美,挖掘潜能,彰显智慧,对生命产生着无声无息的影响,属于本体论层面的教育形式。其核心是培养生命意识,认识生命的价值;其内涵是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探索生命的社会意义老龄化,把真善融入美的形式,使朴素的审美达到大美的境界。每当灵魂和精神远离,生命逐渐沦为动物性的存在时,美育就脱颖而出,成为人性摆脱畸形状态,重现崇高、重新焕发光彩的重要途径。可见,美育是理智与道德之间的中介,也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桥梁。 正是美育,才让生命之花绽放得坚定、优雅、绚丽。

自古以来,东西方都重视美育在修身立德、教化人心方面的作用。古希腊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提出了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城邦公民的勇敢、节制、正义等美德的重要性。而美育也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在古代就已出现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风貌;西周时期确立的礼乐文化体系对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始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志于道,由德而行,由仁而乐,乐于艺”的思想,奠定了美育尤其是艺术教育在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孔子深知艺术美学的力量。 “礼”与“德”虽然已由道德教育内化为心理要求,但唯有“成就乐”与“享受艺术”的美育才是最高境界。在这里,道德目标通过审美转化,成为自由人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发源于内心,使枯燥严肃的理性披上了鲜活的色彩。孔子的美育思想是后世文学作为真理媒介的理论基础和精神价值的核心,并被后世儒家所传承。如战国孟子提出“圆满即美”;西汉《乐记》提出“乐者文化自信,知礼者”; 宋明理学在广泛吸收佛、道理论的基础上,将美育理论本体化、细化、系统化,主张自由快乐的生活方式和境界,通过对“乐”的自由心境体验,强调真、善、美、知、情、意的统一等。

不难看出,中国传统美育不仅传授艺术形式带来的审美情感,还蕴含着深厚丰富的家国情怀、社会理性和道德精神。事实上,道德与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精神基石,中国人文精神同样具有深厚的审美品格。正如钱穆所言:“文必在道德,道德必在艺术。中国人生之乐,在于此。这何尝不是中国的文化特色!”在中国,艺术与道德的有机结合,培育了人格美与善的审美文化和审美精神。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形成的途径和渠道就是美育。纵观历代中国社会,生活化、道德化的艺术都被作为人格修养的基本手段。 这种通过审美中介而由外在规范向内在意识的转化,与德国哲学家康德对抽象的“先验理性”或“道德法则”的绝对服从截然不同,而是结合具体情境,一方面在艺术审美中追求人格的道德境界,另一方面在道德修养中追求人格的艺术境界,最终达到“从心而行,不逾矩”的极致。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空前密切,中国的美育文化与精神开始发生变化,其理论形态呈现出中西融合的面貌,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和奇谈。如王国维的《教育的目的论》首次全面论述了美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影后,初步确立了中国现代美育的框架。蔡元培在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借鉴康德、席勒美育思想的有益元素,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推动将美育纳入国民教育规划,使中国现代美育走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朱光潜在吸收当时美学、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拓展了蔡元培的美育理论,强调美育在解放个体心灵方面的作用,突出美育作为创新教育的特征和意义,将美育落实到人们的生活体验中。 刘海粟、丰子恺、林风眠等人的美术教育,属于这种美育观的实践。如果说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人的美育思想属于启蒙型的,那么,陶行知、徐悲鸿等人奉行的美育思想,则把美育的最终方向定位在社会拯救、民族解放上。综上所述,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对传统最大的超越,就是形成了以独立个体“人”为本位的思维方式,重视“人”的价值及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从“人”的心理结构角度来探讨一系列与美育相关的问题。

近代以来,中国美育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从强调改造国民性格、国家自我更新,到提高民族文明水平、振奋民族精神,再到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内涵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重大进展,包括美育、情操教育和精神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时,美育与中国社会、文化、政治的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因而具有越来越强的实践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建设了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直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以大美育人,以大美塑造民族。

回首往事,我们可以深刻地理解和感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翻越雪山、越过草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挥了枢纽作用,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坚持抗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以残余勇气追击敌人”,赢得了全国解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积极主动、担当作为时代少年团成员,建设祖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精力充沛、开拓创新,开拓创新; 新时代以来,人民同心协力追梦,收获了自信的自信之美……新时代的美育不仅包括对自然美的欣赏,还包括对人格境界道德美的追求,对中国历史进程中精神美的弘扬生活方式,对红色文化内涵的理想美、信仰美的坚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就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这是美育的原文之源电子游戏,引导美育者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和崇高理想,对美育对象树立不可动摇的信念、信心、信任,从真中生出信仰,从善中生出和谐,从美中生出爱。在为真善美献身的过程中,要坚定信念,在反思人生本真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今我国美育中,艺术教育的作用日益凸显。艺术与美学都是人类生命自由的表现形式,但美育并不等同于艺术教育,前者的范围更广,包含后者。但艺术源于美学,以美学为基础,是审美文化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因此,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最佳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的产生属于能动的“生产”,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艺术生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人类生产自己的新生命。马克思主义对艺术生产的理解,无疑凸显了艺术本身的审美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独特作用,指出“好的文艺作品要像蓝天里的阳光、春天里的微风,能启迪心灵、温暖灵魂、陶冶生命,一扫颓废怠惰之风”。他还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充分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在文艺创作中生动鲜活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鲜活的作品告诉人们什么该肯定、歌颂,什么必须反对、否定,达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见,艺术作为人们把握世界的精神方式,本质是意识形态性的,艺术歌颂生活的美好,涤荡心灵的阴暗,体现正确的价值追求和崇高信仰,为民族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作出贡献; 艺术也与人的生活世界、生存环境同构,关注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展现人的存在本真,使人勇敢而乐观地面对生活、现实、未来,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文艺工作者写了三封信。第一封信是写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艺术团团员的,第二封信是写给影视表演艺术家牛犇的,第三封信是写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这三封信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光芒,充分体现了党对艺术家、美术教育家、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的尊重,对美育、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乌兰牧骑队队员的信中勉励大家“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出更多接地气、流传广泛、经久不衰的优秀作品”。这是对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的社会主义文艺本质的深刻揭示。文艺工作者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而写、为人民而演、为人民而演,才能在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中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充分发挥文艺的美育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牛犇的信中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人类伟大事业的成就离不开信仰、情怀和担当。有信仰才有目标,有情怀才有温暖,有责任才有力量。三者兼备,才有“大爱之心”和“大美之艺”。所谓大爱,就是与天地交流的博大之爱、与时代共呼吸的壮丽之爱、与人民同命运的深沉之爱。只有秉持大爱之心,才能把道德、智慧、知识化作育人后代过程中的一股清流,激励一代又一代学子传承传统、开创未来,把中国梦变成现实。所谓大美,就是培育道德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方法。 它通过诗意的哲思和生动的直觉把握世界的真谛,是感性与理性、直觉与思维、形体与精神高度融合的产物。大美艺术体现了从“技”到“艺”再到“道”的创作升华序列搞笑动画片,凝聚了艺术家整个生命过程的理想追求健康生活,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融合的顿悟,是中国审美精神外化的曼妙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信中提到,“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搞好美育,要坚持立德树人美食街,扎根时代生活,顺应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这就要求以“大爱”和“大美的艺术”来培育“大德之境界”。中华美德才是真正的大德。培育中华美德,要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民,让美成为每个人生活的底色。我们在进行美育或艺术教育时,要以中华精神为创作灵魂,以中华审美精神为审美理想,把爱国情怀注入生活,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人民充满温情,对祖国充满深厚感情,对创造充满激情,展现出中华艺术的独特风采和独特价值。 我们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进步思想和和平发展的价值观,要依靠那些既有亲和力、又有穿透力、有覆盖力、有震撼力的作品。它们充满自信、有骨气、有正气、有气势,是中华美德最好的代言人。中国美术馆收藏了大量这样的作品,它们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优秀文化经典和艺术瑰宝。近年来,中国美术馆策划和举办的展览越来越多,让经典焕发活力,吸引观众,让美育融入大众生活,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经典作品的美育功能和社会价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最独特之处,就在于指出人的审美活动是为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不是沉溺于虚幻的精神王国而脱离现实。因此,马克思主义美育理念使人的审美活动超越了艺术活动或精神活动的领域而涵盖了人的一切活动,并发现遵循美的规律是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重要原则。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民族前途,评估时代大势,结合国情实际,用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培育爱国主义上下功夫、在加强道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育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提升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等六个“下功夫”,阐明了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方法论。这一重要命题根植国情,立足时代,顺应民意,体现理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的光芒,不仅赋予中国美育特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精神基础,也为当代中国美育奠定了实践本体论基础。 必将培养出更多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统一、具有更高文明程度和更加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应该说,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美育始终密不可分运动康复,它让中国人在生活中不断积累文化内容,在完成理性规范的同时发展感性,成为中国人丰富自我、完善自我的不竭动力。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将继续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立德、以美育人、以美藏善、以美启迪真、以美陶冶性情、以美娱乐情感、以美治言、以美引导行为,用美提升全民人文素质,沉淀文化自信的沃土,塑造文化秩序,培育高度文明,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之美。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