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高层对话会上发表主旨讲话

佚名 次浏览

摘要:2013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访俄罗斯,在莫斯科国家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这既是一个伟大的外交创举

2013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在莫斯科国家关系学院演讲中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外交创举,也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奋斗中不断探索的社会进步方向。经过近五年的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中日趋成熟。 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完整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密相连,我们要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我养我的这个星球建设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在这个理念中,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得到了丰富和升华,不仅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且要“为人类谋和平、谋发展”。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是中华民族历来思虑和忧虑的课题,大爱无疆、和合万邦,是我们古代先贤的理想。 “为全人类共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共同促进世界各国发展繁荣”是新时代中国对世界的期待。

2017年12月12日,第十二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在陕西西安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出席并致辞。大会主题为“合作创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哲学底蕴,充满着时代的创新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方案,融合了全人类的命运,融合了全人类的利益,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形式深度融入了全人类的互联互通。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思想中普遍和平思想的升华,也是对马克思社会共同体思想顺应时代要求的拓展,是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深入阐述,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基于丰厚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启迪着不断变化的时代需要,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集中展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进一步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更基础、更深厚、更持久的力量”。可见,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革命文化凝聚着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意志和品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和中国的大国担当。中华民族三大文化一元化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风云中屹立不倒的根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宏大理念的思想源泉、精神气质和理论引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思想来源: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关于人类命运和社会前景的丰富思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滋养。

忠恕之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基本基础。

曾子说:“子之道,忠恕之道。”忠恕之道概括了君子做人、为政的美德,分为两个层次。

“己欲立,则立人立己;己欲成,则立人成”,就是忠。君子要尽可能地帮助别人,为别人着想,与人共享成功。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亦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明确传达了这一理念:“我们要坚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推动开放包容、普遍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为全人类共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共同促进世界各国发展繁荣。”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政治多极化取代单边政治,文化多样性超越文化霸权,信息网络化打破信息资源壁垒,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与此同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越来越复杂。 地球成员之间唯有秉持“共建”“共创”“共享”“共建”的思维,才能促进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和谐、融洽、进步。

2017年12月18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起源文化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起源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以“探寻中国起源,增强文化自信”为宗旨,以“新时代、新文化、新发展”为主题文化自信,为中国和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宽容。君子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要小心克制自己的欲望,尊重和接受别人的欲望,决不能把自己不愿承担的后果强加于人。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现实主义,将国家之间的利益狭隘地理解为对抗、排斥的零和博弈。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国的兴盛是以别国的衰落为代价的。经济全球化深刻调整了全球利益格局,特别是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随着互联网和世界的通达,各国利益高度融合,形成相互关联的利益链条。某一国的风险必然会以蝴蝶效应引起整个链条的系统性风险,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至此,“趁邻国之危”、“祸国殃民”的政治策略已经过时,古老东方的儒家智慧闪耀着时代的光芒。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继续奉行‘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逻辑,继续采取互相欺骗、以邻为壑的老办法,其结果必然是关起门来、堵住自己的路,侵蚀自身发展的基础,损害全人类的未来”。

朱熹说:“尽己所能是忠,自强不息是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这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这是“尽己所能”;“我们也要通过推动中国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世界各国分享。”这是“自强不息”。但同时,“我们不会‘输入’外国模式,也不会‘输出’中国模式,也不会要求其他国家‘抄袭’中国的做法”,这是忠与恕的结合。

“和而不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价值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主张‘天下一家’,主张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各国人民和谐相处、世界和平”。“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终极价值追求,“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百善同仇敌忾”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世界的深刻哲学认识。

哲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人、民族、国家之所以能在不那么友好的自然环境中继续生存,就是因为不同的个体能够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接纳,在求同存异中包容冲突、扩大共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阐述的:“文明的繁荣和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文明交流互鉴。历史呼唤人类文明共同闪耀。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存、相互补充,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中国人说“万物并生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多样性、多元性是万物初始阶段的本相。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来自于对事物本质属性和本原状态的忠实表达,而非基于文化傲慢和文化霸权的一元教条主义。新时代,不仅是智能科技不断发展、人类行为的相互沟通,更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开放包容、文明与文明和谐互鉴、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传统文化以“和”的胸怀,实现了人类心灵的深层和谐,促进了文明密码的沟通,消解了国家文化对抗的壁垒,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指引。

精神支撑:革命文化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追求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史。伟大的革命实践铸就了伟大的革命灵魂,伟大的革命灵魂铸就了伟大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理想追求、意志品质、精神力量,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又引领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特征。无论是北伐精神、井冈山精神、苏维埃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都是在中国熠熠生辉、永垂不朽的精神丰碑。

2017年11月1日,江苏省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孔园举办首届师范生祭孔仪式,该校师范生通过祭孔、展示中华文化礼仪、拜师等活动,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革命文化虽然在革命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服务于不同的历史实践,但其核心灵魂始终是坚忍不拔、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革命情操。中国古人讲“大气”,中国共产党讲革命精神,其本质是相同的,就是在探索实践过程中始终秉持着前行的信心、坚持到底的毅力、不渝的初心。革命精神不仅在革命斗争时代支撑着一代又一代革命前辈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不懈奋斗,也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时代继续前进的最根本的精神支撑。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也离不开革命精神的强大支撑。

在谈到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做了事,才能达标,只有走了路,才能开辟出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长期艰苦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不能因为现实的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为理想的遥远而放弃追求。”

“天下一家、天下太平”的理想自古有之,人类在几个历史阶段都梦想着实践这一理想,但由于种种原因只能化为美好的乌托邦。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依托“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加强南南合作、南北平等共赢合作、建立开放的区域合作,提出的切实可行的科学理念。理论指导的科学性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之源,坚定不移、锲而不舍的革命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之源。

革命情怀不是诗,浪漫的幻想不能成就大事;革命情怀永远是情感的,对人类命运的深刻体会和同情,是人类探求美好理想未来的精神动力。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赢得了独立解放,赢得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伟大成就,赢得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时刻。他们也一定能以这种干劲和坚韧赢得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实现。

精神内核: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社会民主、富强和谐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支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文化概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是对革命文化的深刻发展。与前两种文化形态相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鲜明的“一元三面”的当代特征:“一元”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三面”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这一当代特征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息息相关。

首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观,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响应时代召唤而应运而生的倡议。二者有着同样的时效性。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有力地打破了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界限,人民、国家进入了相互依存的发展逻辑链中。“无论人民身处何方,信仰如何,愿意与否,其实都处于一个命运共同体之中”(曲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求是》2013年第4期)。如何回应这一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考验国家和民族智慧的关键问题。最终是漠然置之、置身事外,还是积极适应、主动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当代自信给出了正确答案。

其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面向世界、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国际观伟大智慧和宏伟格局的体现。中国的发展首先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创业的伟大思想结晶;中国的发展必然是世界发展的一部分,这是改革开放伟大建设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中国要实现更好、更可持续、更符合人类整体利益,就必须从思想到实践认识和承认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依存性,自觉用差异性和整体性辩证统一的国际主义思想指导国际交往。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国际自信,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所在。

第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面向未来、面向未来的文化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科学设想。无论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同行论”,还是支援欠发达国家的“独行快,同行远”理念,都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国家、民族、人类的责任担当,体现了中国对人类命运前途的深切关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厚的积淀,是融入人民血脉的历史记忆。“国之交在于民之交,民之交在于心之相通。”国与国之间最深刻的交流,是人心的交融、感情的相通。人类命运共同体最深刻的结合,是人心的相通、人类文化的相互欣赏、相互借鉴。中国文化自信不是文化傲慢,也不是文化霸权。中国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体系的肯定与欣赏,也是对其他文化体系的尊重与接纳。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人美则美,天下大同。”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由中国提出并非偶然,中国文化自信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然有机联系在一起。 坚持中华文化自信,才能更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更好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夏一普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法学博士、助理研究员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