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寻亲男孩刘学州去世事件:媒体介入与舆论风波

佚名 次浏览

摘要:2022年1月24日,“河北邢台寻亲男孩”刘学州在三亚海边吞服大量抗抑郁药,被发现后送往医院,急救至凌晨4时许抢救无效死亡。最初,刘学州以“寻亲男孩”的身份进入公众视野。但不久

2022年1月24日,“河北省河北省石家庄市寻亲男孩”刘学卓在三亚海滩吞服大量抗抑郁药,被发现后紧急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于凌晨4点左右死亡。

最初,刘学洲以“寻找亲生父母的男孩”的身份进入公众视野。但很快,他与亲生父母的关系破裂,引发了公众对遗弃、拐卖的热议。随后,刘学洲遭受了大量网络暴力。在他去世后,相关媒体也遭到批评和质疑。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有太多值得思考的话题。

刘学洲的故事始于媒体平台,随着事件的发展,成为媒体热议话题,但最终也会被媒体淡忘。我们尽力收集关于这起事件的碎片化声音,还原“刘学洲”热度逐渐消散时,事件与媒体交织的经过。

那么,媒体是如何介入刘学洲寻亲事件的?哪些媒体提供了可靠的事实?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报道方法?对未来媒体报道有何反思?

为此,我们采访了参与报道的记者,对刘学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回顾。

1. 活动概要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梳理了刘学洲进入公众视野的过程和媒体介入的时间线。通过分析媒体的主要报道和关键节点,我们试图发现媒体是如何介入刘学洲事件的?报道了哪些关键事实?在事件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 事件发生

2021年12月6日,刘学洲在网上发布寻亲视频。视频中,他自称是河北省杏台市人,出生于2004年至2006年之间。由于父母未婚生下他,养父母在他三个月大的时候就从山西大同一家餐馆买下了他。可以说,刘学洲作为当事人,是通过新媒体直接进入公众视野的。随后,刘学洲在微博、抖音上不断跟进自己的寻亲过程和心路历程。

对于记者来说,由于当事人有公共社交平台,通过微博、抖音等平台即可获取这一新闻线索。在寻亲行动前期,河北当地媒体也曾帮助刘学洲传播寻亲信息,但媒体介入程度并不深。作为一条求助信息,其公共价值在一开始并不凸显。

直到刘学洲“第二次被遗弃”的消息,才出现了巨大的转折,充满了戏剧性和矛盾性,也充满了疑问:亲生父母为何阻拦刘学洲?此后,媒体开始大批跟踪报道,探究背后的原因。这起事件也暴露了拐卖、遗弃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不少媒体开始从法律角度探讨亲生父母遗弃是否构成犯罪。

刘学洲自杀事件发生后,媒体的关注焦点开始转向网络暴力等社会因素,事件变得更加复杂,公众影响也大大增加,此后刘学洲事件引发了更多公众讨论。

『Mohodata』“刘学周”热榜舆情观察报告(2022/01/17~2022/01/25)』

2. 传播途径

刘学洲的事件时间线是使用 Adob​​e Illustrator 创建的

第一阶段:寻找亲属

关键词:未成年人、贩卖、寻找亲人

2021年12月6日笑话,刘学洲在网上发布寻找亲生父母的视频,声称自己被拐走。这一阶段,河北青年报、河北日报等河北地方媒体以及封面新闻、济南时报等关注了此事,并跟踪报道了刘学洲寻找亲生父母的情况。报道的主要形式是以刘学洲微博文字为主,发布刘学洲找到亲生父母、与亲生父母见面等简单消息。这一阶段,刘学洲寻找亲生父母的事情并没有受到广泛关注,媒体报道角度也比较单一。

第二阶段:二次遗弃

关键词:未成年人 二次遗弃 亲生父母买卖

2022年1月17日,刘学洲在微博自称被亲生母亲拉黑,同时公布了与养父母的通话录音。这是关键时刻,代表着刘学洲第二次被亲生父母抛弃。事件性质发生改变,媒体关注度明显提升,澎湃新闻、新京报、中新网等媒体均对此进行了报道。

目前已知最早尝试联系当事人的媒体(并于17日成功联系到刘学洲本人)极有可能是济南时报。1月18日,济南时报推送了四条关于刘学洲的消息,唯一能看到的一条是18日14点11分新浪新闻转发的。文章提供了以下几个有用信息:第一,他为何被封号;第二,他为何说“希望有个家”;第三,刘学洲的现状和未来规划。

红星新闻17日采访了刘学洲及其生父丁某,并于18日刊发了文章。文章提供了以下有效信息:一是刘学洲已经找到新住处;二是丁某讲了认亲过程、抛弃刘某的原因,并指出了刘某要求房子等一些新的事实。该文章被新浪新闻等多家媒体转载,但随后被删除电子游戏,全文只能在转载媒体中看到。

同日23时46分,新京报发布题为《刘某某想要房子》的短视频新闻。这篇短视频报道首次采访了刘某的生母,并说出了刘某某想要房子的事实,不过全文中并没有刘某某本人的回应,这也引发了后来这篇报道的争议。

同日,刘学洲在微博发布红星新闻、新京报报道截图,回应亲生父母的指责。

同日,积木新闻对刘学洲进行了采访,并于19日发表文章,提供信息:第一,刘学洲的未来规划;第二,刘学洲决定冷静考虑生活万岁,是否通过法律途径向亲生父母索要抚养费。

在这期间,刘学周开始遭受大量网络暴力,同时这也为新京报成为舆论焦点埋下了伏笔。不过,在刘学周第二次被抛弃的那段时间,主要的原创报道都是由红星新闻、澎湃新闻、新京报等全国性媒体完成的。

第三阶段:自杀

关键词:未成年人,自杀

2022年1月24日,刘学周自杀身亡。“刘学周事件”的关注度达到顶峰,最早联系家属的报道是封面新闻,证实刘于凌晨2点被发现并送往医院抢救,凌晨4点死亡。这基本上是唯一一篇在警方确认之前联系家属确认刘已去世的报道。此后,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央视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包括各大自媒体,大多来自这篇报道。下午1点左右,三亚警方确认刘已死亡。与此同时,大量对新京报的批评声音开始出现。可以看出,直到这个阶段,包括央视网在内的中央级媒体才开始入场。

第四阶段:追踪与反思

关键词:网络暴力、媒体伦理、亲生父母买卖、未成年人抚养责任……

刘学周去世后,媒体的报道并未停歇。一方面,澎湃新闻、界面新闻等媒体开始跟踪报道,极地天工作室、南窗新闻等对刘学周的报道也颇为深入;另一方面,关于刘学周死亡的新闻评论也层出不穷,主要集中在网络暴力和媒体批评上,新京报成为讨论焦点。至此,刘学周事件已经成为一个集社会问题和媒体伦理问题于一体的复杂问题。

我们统计了此次事件中各媒体直接采访的人数,表格如下:

媒体采访当事人统计

3. 要点和报告

在回顾刘学洲事件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以下关键报道为刘学洲事件提供了补充信息:

1)刘学洲第二次被抛弃后

①红星新闻报道

如上文所述,1月18日,红星新闻刊发了最早的原创报道《弃儿刘学洲称其与亲生父母相认后,生母屏蔽其亲生父:他希望我们现在能给他买套房子……”(后被删除)。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这是亲生父母首次公开发声,也是唯一一篇采访刘学洲亲生父亲的文章。

此前,刘学洲本人在微博发声并接受媒体采访。刘学洲的父亲丁先生不仅讲述了抛弃刘学洲的原因和相认的过程,还补充称,刘学洲与他们发生矛盾的关键原因是他要求买房(虽然这种说法并不一定准确)。同时,文章还采访了刘学洲本人,描述了他的情况。

但从这篇文章的标题来看文化强国,买房的事实被清晰地凸显出来。但文章中并没有附上任何证据来证明这一点(聊天记录、语音等)快板,也没有询问刘学洲对此的回应。1月19日,红星新闻刊登了一篇对刘学洲本人的采访:“刘学洲回应‘逼亲生父母买房’:他没有逼他们,他只是想要一个住的地方。”在文章中,刘学洲解释了‘买房’这件事。然而,此时的刘学洲已经遭受了网络暴力,红星新闻后来也受到了不少指责和质疑。

②新京报视频报道

随后,新京报刊发了一篇题为《男孩成功找到父母后生母将其‘列入黑名单’,生母回应》的视频报道。这也是最早采访刘学洲生母的报道。但由于视频中只有生母的声音,指责刘学洲要求买房,不少人认为这篇报道进一步导致刘学洲被网络欺凌,也让新京报在刘学洲去世后成为众矢之的。关于这篇报道的伦理问题,我们会在最后另开一章详细阐述。

总之,这两篇报道成为了刘学洲事件的关键转折点。自此之后,亲生父母的叙述进入公众视野,网友们也​​发现情况并不像刘学洲本人在微博上说的那样,开始遭受谩骂和网络欺凌。这或许是媒体无法预料的结果,但却客观上让刘学洲受到了伤害。

2)刘学洲自杀后

① 封面新闻报道

1月24日凌晨,刘学洲在微博发长文,疑似暗示有自杀倾向,引发关注。随后,刘学洲不幸离世。翻看刘学洲死亡的报道,最早提供如此关键的死亡信息,是封面新闻的《封面深镜 | 河北男孩刘学洲疑似寻亲身亡,凌晨留遗书》。这篇报道采访了刘学洲的姑姑防沉迷系统,并给出了两个关键事实:凌晨2点,刘学洲被发现送往医院;凌晨4点,刘学洲经抢救无效死亡。

此后直至三亚警方通报此事,几乎所有媒体的报道都引用了这一信息。此前封面新闻就曾报道过刘学洲寻找家人的消息。可以预见的是,封面新闻一直在跟踪消息并及时联系到刘学洲的家人,在大家迫切需要知道事情进展的时候,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②南窗报道

1月24日19时12分,南窗网刊发了一篇深度报道《寻亲青年刘学洲离世》。这是国内首次系统梳理刘学洲事件始末的深度报道。报道分为寻亲、二次抛弃、离世三个部分,根据刘学洲微博、抖音等媒体报道的事实,还原了刘学洲的故事。虽然整篇文章没有记者亲自采集的内容,但信息采集全面、发布及时,是有关刘学洲事件最完整、最客观的报道之一。

报道中包含很多细节,比如“四张照片中,刘学洲的亲生父亲笑得很开心,而刘学洲只有一张照片在微笑,两人站在一起时,能看出眉毛和眼睛的相似度。”这张照片的细节是记者在翻阅刘学洲的微博时获得的,而“只有一张照片在微笑”这个动作或许能还原刘学洲当时矛盾的心情,也为他后来与亲生父母的疏远埋下了一定的伏笔。

4. 媒体观点总结

从简单的寻亲新闻,到刘学洲两次遭“抛弃”的戏剧性转折,再到刘学洲遭遇网络暴力后自杀,关于刘学洲的报道呈现指数型增长,讨论的方向也从寻亲故事转向贩卖、抛弃、自杀、网络暴力、媒体伦理等社会问题。

纵观整个刘学洲事件,媒体的报道角度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事实层面:追溯刘学洲被遗弃的背景;刘学洲第二次被遗弃的原因;刘学洲的现状;其亲生父母的情况;亲生父母对刘学洲的态度;刘学洲提出的要求等(对刘学洲亲生父母及家人的访谈等)

2)法律层面:从法律角度判断刘学洲的父母是否犯了遗弃罪、是否涉及拐卖等(律师访谈等)

3)观点:刘学洲事件背后的网络暴力、自杀等社会问题

4)媒体伦理:新京报视频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媒体伦理及事实核查

2. 事件报告方法

在对多家媒体相关记者采访的基础上,我们整理出了关于刘学洲事件的报道方法论。

1.新闻选题策划与准备

问:媒体是如何关注刘学洲的新闻线索的?

答:在寻找亲生父母的过程中,刘学洲在微博、抖音等平台上进行过多次自我披露。后来记者在刘学洲的社交媒体账号上看到被亲生父母屏蔽的记录,决定进行报道。1月24日刘学洲自杀后,有记者注意到相关微博热搜,也开始准备相关报道。

问:您如何评价刘学洲事件的新闻价值?

A:首先从社会关注度上看,近年来寻亲案件较多,寻亲也成为公共话题;其次从事件张力上看,寻亲成功后,父母与子女之间往往会产生矛盾,如亲生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感情隔阂、生活上的不适应等,类似孙海洋与孙卓的情况。因此,这种纠结可以通过刘学洲与亲生父母的互动展现出来。有记者表示,因为那段时间寻亲话题普遍都是父母找孩子,只有刘学洲是“孩子找父母”的形象,所以才做口述稿。

问:面试前我需要收集哪些信息?

答:第一,刘学洲个人账号上的信息是了解他情况最直接的途径。第二,相关媒体报道,掌握现有的信息,了解寻亲工作的进展。另外,自媒体报道中可能有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信息,即使当时难以辨别真假,也可以记录下来,事后核实。第三,了解公众对这起事件的关注程度,通过微博、抖音看相关话题和评论。另外,通过这些信息,尽量找到相关当事人,并第一时间联系。

问:如何联系当事人?

答:刘学洲有社交媒体账号,可以通过账号直接联系;刘学洲的生父有自己的公司,可以通过名字在天眼查上查到相应的电话号码。

2. 采访争议事件/采访对象有特殊身份

记者采访后了解到,在刘学洲与亲生父母关系破裂之际,媒体采访刘学洲也遭遇了阻力。一方面,刘学洲本人心情不好,不愿意配合媒体采访;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刘学洲本人也没有积极回应。

接受采访的记者认为,刘学洲面对媒体或许有自己的考虑,加之其抑郁症信息从未公开,以及他在记者面前和网络上表现出来的成熟,使得记者们忽视了他实际处于弱势的境地。

记者们反映,面对争议性事件,不能简单通过电话/网络采访做机械的平衡,而应该尽量去现场接触当事人,去理解、去共情;如果多了解一些未成年人、抑郁症等情况,可以引入预测机制,加入自己的引导和判断,做“解决问题式报道”,从而产出更有温度的稿件。

问:采访报道未成年人需要注意什么?

A:记者不能先入为主地判断被采访对象立场强势还是弱势,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在刘学洲事件中:刘学洲当时的网上资料显示他17岁(他本人也这么认为),或许是受个人经历的影响,他本人的谈吐比较成熟,网上表现得比较强势,和记者打交道有自己的逻辑,不会被人牵着鼻子走。所以记者当时并没有特别想到他是未成年人,这个印象让记者忽略了他当时的弱势立场。

问:面对抑郁症等特殊受访者,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答:媒体在操作上会更加谨慎,甚至可能不会发表文章。刘学洲事件中,当事人患抑郁症的信息是后来才披露的。如果事先知道这个信息,媒体在操作上会更加谨慎。

问:面对刘学洲这次引起争议的事件,理想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答:首先会拖延发表时间。刘学洲17日在微博披露此事后,记者们会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去现场看望刘学洲和他的生活环境。然后记者们的同情心自然会向他靠拢;然后带着疑问去找他的亲生父母,解答他们的疑问,促成和解。

第二,要扩大访谈范围,联系当地民政部门、教育机构,了解他们是否愿意、如何处理此类矛盾,是否需要帮助解决刘学洲无家可归的问题。

第三,我们甚至可以采访心理学家,询问这些幼年时被父母遗弃的孩子,如果想要回到父母身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他们的亲生父母和社会需要给予怎样的关爱。

3. 受访者隐私保护

刘学洲的真实年龄是15岁,但身份证上登记的年龄是17岁。作为未成年人,此次事件涉及其大量个人隐私,也牵涉到社会普遍关注的寻亲问题。在公私领域交织的背景下,媒体需要更加谨慎地回应。

问:媒体采访如何避免曝光受访者?

A:作为媒体,我们可以更加主动地考虑当事人信息曝光的后果,形成预判机制,避免当事人受到网络舆论的过度轰炸。在刘学洲事件中,虽然当事人的很多隐私(无论是寻亲情况、被亲生父母封号、被网友质疑等)都是他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的;他在接受媒体采访之前,在微博、抖音上就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媒体在考虑进一步曝光的后果时,仍然可以更加主动地、预判。

问:如何平衡公私领域和公共利益的界限?

答:媒体需要谨慎地划清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界限。寻亲事件是公共事件,但刘学洲与亲生父母的纠纷却是私人的事情,需要在文章中界定和权衡。媒体需要进一步思考“什么样的报道才具有公共价值?如何将私人领域拓展到公共领域进行讨论?”

4. 新闻客观性

新闻报道讲求客观,在刘学洲事件中,网民对报道的平衡性提出批评,那么,如何进一步理解新闻报道中多元观点的平衡性呢?

问:当只采访事件的一方,另一方保持沉默时,报道应如何做到平衡?

A:在技术层面媒体报道,我们不能机械地、客观地去平衡(“面面俱到”是最简单的平衡);我们需要更有温度,加入自己的判断和引导,做现在提倡的“解决问题型报道”,不仅把新闻当事人的表态呈现出来,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化解当事人的困境。这是提升新闻报道影响力和可信度的一种方式。

另外,处理这类争议性事件时,尽量到现场,与当事人见面聊天,参与他们的生活,少用电话采访的方式演唱会视频,这样会更有共鸣,更能体现温暖。

问:面对市场竞争美食加盟,媒体必须追求速度,那么媒体如何在速度与报道诚信之间取得平衡?

A:对于热点新闻采访,我们还是需要提前了解当事人的情况,提前引入一些预测机制。特别是涉及到未成年人,如果能多了解刘学洲本人的情况,媒体会考虑到他的状况,选择不报道。

问:如果无法直接采访当事人但仍然需要撰写报告生活,该怎么办?

答:我们可以对事件做全面梳理,但要考虑事件的复杂性和热度,越复杂、越热度的事件越有梳理的价值。刘学洲事件梳理的难点在于网络信息真伪的辨别,需要多条信息比对、反复确认。另外,如果想让报道更有内容性,可以客观描述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照片​​、视频中的状态,这些可以呈现他的心理表征。

问:由于新媒体的特性,网民看到的信息往往比较碎片化,媒体对这种情况如何应对?

A:首先,作为媒体,还是需要有明确的引导和标注,标明已有报道,并附上跳转链接,避免误解。但在目前的网络舆情形势下,碎片化信息的传播依然难以避免,记者也要做好应对舆论压力的准备。

三、媒体伦理反思

除了简单讨论刘学周自杀系列报道中的操作性和规范性问题之外,我们还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对于媒体所遭受的批评,我们需要进行怎样的反思?作为媒体人,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些批评?

1. 举报争议

关于刘学洲事件的原创新闻并不多。

在主流媒体中,只有新京报和红星新闻对刘学洲寻亲事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报道,并真正直接联系了刘学洲的亲近人。但在刘学洲去世后,新京报却因回应新京报1月18日发布的视频报道《#寻人男孩刘学洲生母谈被列入黑名单的隐情#:我想平静地生活》而成为网友批评的对象,指出其生母在报道中歪曲了事实。

此外,肖一良杰、新传考研真静等多个自媒体公众号从新闻报道角度对新京报1月18日的视频报道进行了批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1、报道失衡,涉及风险传播;2、调查不足,事实核查值得商榷;3、视角偏颇,刻意制造对比。除少数媒体人为新京报辩解外,认为该报道符合系列报道的方式:对于尚在发展中的社会热点,新闻机构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呈现,是正常的报道方式。

我们再回顾一下1月18日发布的视频,报道中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刘学洲的生母,在视频的最后,报道解释了为何没有采访到纠纷的另一方。这种看似平衡的做法,实在是太过机械。新闻平衡到底是为了什么?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追溯事情发生的真相。

“其实,新闻报道的平衡性原则与真实性原则是分不开的。我总想起新闻伦理课上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例子:平衡报道,并不意味着记者可以在文章里写:‘甲说下雨了,乙说没下雨’。记者应该听取各方意见,真正走出家门看看是否下雨。采纳各方意见,并不意味着机械地、教条地呈现这些意见。平衡报道的意义在于最大程度地纠正各方的偏见。平衡报道是服务于客观事实,实现真实性报道的手段。”(侯启江:《端传媒》,2022年1月29日)

从这个角度看,新京报的报道确实存在一些失误:在缺乏事实核查的情况下,发表了一篇只展现争议一方的报道,最终导致读者产生误解。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信息过载、碎片化的时代,不可能要求读者有足够的耐心去判断。这就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篇报道应尽可能详细地提供全景信息,并使用多种来源。如果采用连续报道,用后一篇文章补充前一篇文章的方法无法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媒体茶话会》,2022年1月27日)

但第三点对《新京报》的批评,如素材的戏剧化、碎片化报道,都过于苛刻,不能说《新京报》刻意制造对比,用一种刺激民众报道新闻、追逐热点的方式。其实,如果纠结于《新京报》是否故意偏颇报道,用道德的棍棒去评判《新京报》,那和当时网络霸凌者刘学洲的行为如出一辙。

2. 情感与理性之间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北京新闻,红星和其他媒体不应对刘Xuezhou的死亡负责。此外,暴民的口头暴力使媒体工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那些指控的人可能不知道整个故事,他们不会像真正的法官那样仔细检查媒体在整个事件中的行动,毕竟无需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许可证,并且可以随时指出“正义”的枪支。

不现实的是,以事件为单位,以刘的事件为例。

批评北京新闻和红星的行业人士指出,当刘海斯(Liu Xuezhou)等沮丧的患者应表现出同理心,并更加仔细地提出,liu xuezhou的抑郁症是在1月20日的报告中,曾经是“贝吉·新闻”(Beijing News)的习惯。 iTioners担心,如果有足够的增量信息,他们应该实时促进该报告,否则,如果要求每个报告都是完整和客观的,那么新闻如何才能“新”,然后等到一切都解决,那么“新闻”仍然存在?

但是,面对目前的公众舆论环境,在风暴中心的媒体专业人士可以向公众发泄他们的申诉吗?

但是,作为一个媒体,我们一直在为他人讲话。

3.前进的道路

那么,根据对刘xuezhou事件的审查以及对相关记者的访谈,新闻报道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①在心理层面上,请确保文章是真实的和客观的,不要害怕各方的批评。

②在不同主题的目标操作中,对敏感的关键字(例如,在这种情况下,抑郁症,私人事件和高度争议的事件)谨慎,做出良好的预测,并在必要时及时避免风险。

③在处理“家庭事务”类型的社交新闻报告时,请尝试将个人故事和私人问题扩展到公共领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所涉方的影响,并最大程度地提高公共价值,例如,遗弃儿童,社会援助和涉及的网络暴力的问题更值得我们讨论。

④在处理有争议的问题时,您应该尝试去现场并体验面试官的现实生活,而不是通过电话来真正地对面试官进行采访。

⑤在手稿操作的技术水平上,在处理有争议的报告时,我们不应该仅机械地平衡双方的陈述,而应在事实核对和加强指导方面做得很好。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