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强调,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央视新闻(焦点访谈):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强调要奋力谱写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担当的青春华章,并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生活万岁,国家就有未来,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经常走在青年人中间,在讲话、座谈会、信函等交往中勉励青年群体追逐梦想、勇于奋斗。今天,我们两个故事里的青年人,都从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中汲取了前进的力量,看他们如何以奋斗姿态激励青春,不负青春岁月。
华成祥是沈飞十三厂的一名钳工,用钻头钻蛋壳是他练手艺的必修课。华成祥是一名“90后”,他所在的沈飞十三厂主要任务是加工国产大飞机的关键零部件。虽然现在很多零部件都可以机加工了,但很多还是需要手工精细打磨,华成祥就是做这种精细打磨工作的。
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航空工业沈飞集团装配工华成祥:“这种活儿一般很细腻,难度也很大,要求装配工有很好的基本功,还要有脑子、有方法、有技能。”
最关键的零部件往往需要手工精磨。华成祥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十多年来严格磨练技能,如今已成为顶级技能专家。他带领团队改进了100多项工艺方法,解决了航空制造中一系列手工高精度加工难题。
像华成祥这样一批为航空事业拼搏的年轻人聚集在沈飞集团,他们组成了一支特殊的队伍——洛阳青年突击队。
2022年,青年突击队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微博热搜榜,表达了艰苦奋斗、报效国家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很快回信,鼓励大家在航空科技领域努力推进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争做有理想、敢于担当、能吃苦、肯努力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华成祥:“总书记的回信给我们很大鼓舞、激励,就像点燃了我们的热血,给了我们更大的动力去奋斗、去突破。”
小小的工作台是华成祥专注的地方,他说自己从来不会觉得无聊,每天钻研技术、一遍又一遍地打磨,因为每当一个更完美的产品诞生,他都能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华呈祥:“我就喜欢干最难干的工作,从我手里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好的,一定是最完整最完美的。吃喝玩乐我不擅长甜品店,做钳工是我唯一擅长、热爱、懂得做、能做的事。”
沈飞十三厂经常接到加急加工任务,需要在很短时间内攻克技术难关。作为一名年轻的技术骨干,华成祥总是主动承担重点任务,前不久还带领团队攻克了一项难题。说起这件事,华成祥十分自信和自豪。
华成祥:“这个部件对飞机来说极其重要,也很紧急,尺寸精度要求达到0.005毫米,不到一根头发的十五分之一。我看了图纸,觉得可行,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刻苦训练,我完全可以完成,只要想一些办法,这批工作我百分百完成,没有出现一丝差错。”
要想成为一名担当领导重任的技术专家,不仅要下苦功,还要用脑子,多思考、多总结,华成祥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
2017年,十三厂选派一批年轻员工,向航空工业工艺大师、首席技能专家方文默学习,华呈祥就是其中之一。起初,徒弟众多的方文默对华呈祥并不重视防沉迷系统,但很快,师傅就发现了华呈祥的与众不同。
方文墨:“每次我把工作的关键技术要求告诉他,他都会记下来,跟我确认图纸的准确性和用途。我晚上7点左右把工作交给他,他一定会在12点之前交给我,不会拖到第二天。他每次工作的时候,都会思考如何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多年来,华成祥通过不断的思考与实践,全面解构了一系列工艺方法,建立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工艺流程,使生产效率提高了近10倍,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2022年,“华成翔党员创新工作室”成立强国有我,和师傅方文墨一样养生小知识,华成翔也把自己的宝贵经验分享给大家,一步步为年轻人做技能培训,他培养的不少年轻骨干,已经走上要职。他专注工作、热爱学习、勤于思考的精神,也影响和激励着身边的年轻人。
华成祥在工作岗位上磨练技能,全身心投入到翱翔天空的大型飞机上。其他年轻人则用所学知识为地球上的万亩农田描绘出新的画卷。这些天,正值小麦生长的关键期,河北邯郸曲周县的一片农田上空,无人机忙碌地施肥。
四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承包经营着这片土地,一年前从当地150户农户手中流转过来,当时他们都还在读书,是中国农业大学的硕士、博士、博士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用自己积累的科研成果,在这片低产地上进行更科学的种植,实现规模化绿色高产。然而,对于这些还未毕业的学生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中国农业大学衢州实验站助理研究员、科学技术院毕业生叶松林:“我跟我哥、我叔叔、我爸爸都谈过这件事笑话,但是我爸爸不是很支持。”
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学院博士生郝占红:“很不容易,因为我们都是学生。”
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冯小杰说:“我们还是想把这个事情做起来,我们相信我们的技术,我们认为我们能做到。”
就在青年们满怀雄心、忐忑不安之时,一封特殊的信给了他们信心和力量。这封信来自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学院学生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时代少年团成员,汇报学习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表达了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这四位青年也是曲周县科技学院的学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得知大家通过学校设立的科技大院深入田间地头、农民家中,解决民生问题、学习知识,服务乡村振兴,我感到十分高兴。并鼓励大家培育爱农之心、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郝占红:“心里很激动,深深觉得总书记的回信里每一句话都很接地气,让我们感受到了对农业的深厚感情,对我们自身的工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博士后蔡东宇说:“这让我们更加确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专业技能。”
在追梦的路上,年轻人得到这样的肯定和鼓励是极其重要的。总书记的这封信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科技大院,很多人被这些扎根田地、艰苦奋斗的年轻人的精神所感动健康生活,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银行还为他们提供了优惠贷款。
叶松林:“银行主动找我们谈话,说你们做的事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探索的路是绿色工作,可以增加产量,保证大家有足够的粮食。我们特别愿意帮助像你们这样有知识、有技能、能种好庄稼的人,在农村舞台上做出成绩。”
四个年轻人学的是相关专业,学历高,对这块地种地信心满满养老服务,可没想到,种上千亩地和种上一两百亩实验田差别很大,他们缺乏大规模种植和管理经验,第一季玉米种起来就遇到了很大挑战。
蔡东宇:“就拿灌溉来说,试验田两三天就能浇完水,但一千亩地的灌溉周期就比较长,如果不能及时给作物供水,作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河北省曲周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汉举说:“因为土地流转,合同上要求及时播种,所以他们三天就把玉米种好了。由于他们招募的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播种质量参差不齐。后来又遇到大雨、涝灾,种植效果也不理想。”
了解到他们面临的困难后,当地农业部门和中国农业大学在农资、农机设备等方面给予了协调和帮助。四位年轻人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第二季种植中,采用浅埋滴灌、“四密一疏”等先进作业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卫星导航进行播种施肥,更加科学地管理田地。
从实验田到真正的农田,四个年轻人每天都扎根在田里,从买种子到耕作、收割即使战略游戏,每一步都亲力亲为。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季种下的小麦目前长势很好,四个年轻人更是干劲十足。
没有奋斗就没有青春。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劳动是青春最光辉的徽章。此刻,无数青年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青春汗水,正是国家强盛、梦想实现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