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01年轻时,忙着工作,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串门的事情,只能放在一边。平常的社交,也是“赶场子”,有一种疲于应付的感觉。到了晚年,退出职场,真正闲下来了,和老熟人打个招呼
01
年轻的时候,工作忙碌人民日报社,脑子里全是孩子的欢笑和哭闹,走亲访友的事也不得不搁置,在日常的社交中,也是“东奔西跑”,疲惫不堪。
当你到了老年,当你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并且有了真正的空闲时间时,跟老熟人打个招呼、拜访亲戚朋友就变得非常现实了。
拜访亲朋好友是传统的习俗,但是如果不注意规矩,就会被人嫌弃,甚至有可能因为拜访亲朋好友而失去人际关系。
建议老年人在拜访他人时应做到“五不”,这是应有的礼貌。
02
第一,避免照顾过于顽皮的孙子,以减少麻烦。
年轻人出去工作,老人留在家里照顾孙辈的情况很常见。
在家里,孙子们再吵也没关系,毕竟家人之间还是够宽容的。
如果老人带着孙子去别人家做客,就要想想孙子是否特别顽皮,会不会给别人带来麻烦。
比如,孙子到了别人家,立刻翻箱倒柜,翻抽屉,拿出一些书,随意翻阅,甚至在上面画画,主人一旦发现,心里很不自在,但又不好意思为了面子“严禁”他。
大人来访,多半是为了联络感情、聊家常,并不会带来什么“家务”负担,如果小孩子来访谐音笑话笑话段子,让主人一直很忙,那就不对了。
如果孙子太顽皮,应避免带他去拜访亲戚朋友,不要把亲戚朋友的家当成自己的家。
03
第二,保持冷静,表情温和。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爱马的人,用竹篓收集马粪,把马厩打扫得干干净净。
一天,一只蚊子爬到了马上,爱马人担心马受苦,就用手打蚊子,马受惊,用腿乱踢,爱马人受了伤。
现实生活中,“错爱”时有发生,你以为自己是为了对方好,但对方不领情,反而刁难你,甚至认为你是居心不良。
因此,与他人沟通时,情绪稳定很重要。
当你走进别人家时,你首先应该热情地打招呼,聊聊过去的事情。如果遇到争执,立即放低态度,不要争吵。
如果主人遇到了什么事,很不开心,你应该安慰他几句,找个合适的理由离开。
真正关心一个人,不是一直安慰劝说讲道理,而是尊重对方,让对方安静一会儿相声新势力,默默的陪伴对方一会儿,总比唠叨要好。
04
第三,不要批评主持人,说话要有分寸。
有些老年人在走亲戚时,喜欢对家里的装修、厨房摆设、家具等作出评价,无形中会拿自己的家与别人的家进行比较。
如果老人碰到贫困户,对其评头论足,会让主人很没面子,甚至引起嫉妒。
比如,一位老人说墙上的画不好看,觉得画风不太雅致餐饮管理,挂的位置也不对,而且很旧了。如果这幅画是主人的儿女亲手画的呢?那不是“戳中要害”了吗?
另外,老人对食物的味道挑剔也是不对的。“客要听主人的。”即使食物味道不好,你也应该接受。毕竟,每个家庭的口味和烹饪技巧都不同。
喜欢比挑剔好,如果没有理由喜欢,就给点中肯的建议笑话视频,或者聊点和家事无关的事情。
05
第四,不要送无用的礼物,浪费金钱。
我大伯年轻的时候,喜欢抽烟喝酒,因此,很多亲戚朋友都嘲笑他:抽烟喝酒形影不离,过着幸福的生活。
我叔祖退休之后,就戒烟戒酒了,一方面是为了身体健康,一方面也考虑到家庭的开支。
但是,我叔祖家却经常收到香烟和酒之类的礼物。
有一年夏天,亲戚们聚会,大伯说:“谁要是喜欢抽烟喝酒,就到我家来拿。”原来,大伯家的角落里堆放着不少香烟和酒,酒有些过期了,香烟也因受潮而发霉了。
显然,不合适的礼物让我叔叔很不高兴,并且浪费了大家的钱。
拜访别人时,带点礼物是礼貌的做法,但礼物很有讲究,需要精心准备。礼物的价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友谊的深浅。
懂得送礼的人,会观察对方家庭的人口、爱好、需求等,会尽量买对方需要的礼物,比如有孩子的家庭,可以送小玩具、书籍等。
06
五是能不“急功近利”。
每逢节假日,年轻人都有快速做决定的习惯,因为假期有限,所以他们从外地赶回家绿色食品,然后又赶到外地打工。
他每天开着车去七八户人家,没说几句话就走计划生育政策,甚至不用坐一会儿。
作为老人,我们不应该学习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时代少年团成员,而应该学会慢生活。
走亲访友,要提前沟通,安排好时间,最好双方都有空,可以一起聊天,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一起做饭、干活。
离开城市,到乡下亲戚家住几天也是可以的,毕竟探亲一次不容易,所以不要着急,累坏自己。
07
老年人探亲访友可以带什么东西?
建议你带去对方需要的礼物,带去微笑地交谈,带去一些开心的信息老人家,带去一颗真诚的心,带去帮助对方工作的想法……
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反对走亲访友,但是有些关系亲密的亲朋好友如果不互相拜访,关系就会疏远。
虽然我们可以在网上群聊,但总比不上“面对面聊天”。面对面聊天可以营造一种真实感,让我们从内心深处交流,也可以吐露一些不能说的秘密;最重要的是民生,可以互相陪伴。
任何事情都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拜访某人的家有利有弊,这完全取决于你的选择。
拜访朋友和家人时遵守规则,关系就会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