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最火的暑期档落幕了,虽然被院线片抢走不少风头,各大流媒体平台还是交出了一张不错的成绩单。 云合数据的统计显示,今年暑期档上新国产剧同比增加
近年来最火热的暑期档已经结束,虽然风头被院线大片抢走游戏交易,但各大流媒体平台依然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
据云合数据统计,今年暑期档国产新剧上映数量增加28部,达到125部,各大流媒体平台正片有效播放数据达772亿。腾讯视频《向往》、爱奇艺《长风渡》《莲花塔》分列前三。此外,爱奇艺《寻踪记》成为黑马,上映10天票房收入超2000万,创造了小成本、分流剧集的小高峰。
几大平台正面竞争,谁也不愿退让。暑期档刚结束,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就立刻进入下一阶段的竞争。9月21日戛纳红毯,爱奇艺举办iJOY悦享会,由创始人兼CEO龚宇领衔,多位高层亲自出场,向广告主推介2023-2024年最新片单。
在爱奇艺放映的电影列表中,综艺和电视剧依然是最重要的两个板块,这也符合该平台的一贯定位。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爱奇艺对科技的重视——尤其是最近大热的人工智能。
用龚宇的话来说,AI可以在影视内容策划、开发、制作、推广等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当流媒体的内容战争陷入胶着状态时,AI是否会成为改变愈发紧张局势的X因素?
(图片来自爱奇艺)
爱奇艺推出 280 部电影列表,开启流媒体内容大战
主会场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移至旅游胜地丽江,几位负责介绍片单的爱奇艺高管开玩笑说,这次没必要压缩时间,因为“大家都逃不出这个地方”,只能留下来听完所有的介绍。
高层并没有夸大其词,爱奇艺在推广期间共上线了280部新素材,涵盖了剧集、综艺、电影、纪录片、动画等。从内容占比来看,综艺和剧集依然是爱奇艺明年主推的板块,投入也是最大的。
首秀的综艺板块,分为青春、激情、品质、快乐、时尚等多个篇章,推荐节目超过20档。细看之下,二代综艺占比颇大,一大批口碑与热度并重的热门综艺将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回归。
其中,比较火爆的有《一起种田第二季》《哈哈哈哈哈第四季》《中国新说唱2024》《年度喜剧大赛第三季》《一起露营第三季》《我也喜欢你第五季》等。另外,《一起种田》的衍生节目《你好农夫》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上线,第一季原班人马将参与录制。
押注二代综艺、围绕热门综艺、剧集开发衍生IP,早已成为各大平台的默契。除了《你好,农家少年》,另一档节目《燃月》计划邀请10位不同年龄的女嘉宾来经营牧场。无论是录制的时间跨度(计划周期为365天,横跨全四季)、人员配备还是商业模式,都与《一起种田吧》十分相似。
但创作团队也不能失去创造力,只靠成功和数钱是无法持续的,热门IP的成功经验不能完全照搬,新节目要根据演员阵容、主题等,调整录制模式。比如《燃月》首支预告就展现出与《一起种田吧》不一样的氛围,前者强调治愈、自然,后者则强调热血、青春。
新综艺方面游戏手柄,体育、生活、音乐是最受欢迎的题材,代表性的体育综艺有《我在横店打篮球》《速度与瓶子》,生存类直播综艺《勇敢者岛》也可归入此类。体育综艺节目数量较往年多,或许是为了抢占杭州亚运会、巴黎奥运会等热点。
电视剧方面,在尝到《狂打》《天下》的甜头后,爱奇艺将主攻现实主义国剧垂直品类。
该平台已推广近20部国剧,女性主义、现实主义、民族精神等关键词贯穿其中。几部有爆款潜力的剧,也能找到与之前热播剧的相似之处:比如,描写铁路警察生活的《南来北往》和去年播出的《警察荣誉》都讲的是群体故事;讲述税收题材的《大江大河水》,与热播剧《理想之城》的幕后创作团队有不少重合之处。
《长风渡》和《芙蓉楼》在暑期档的成功也给了创作团队信心,爱奇艺明年计划上线的仙侠、玄幻剧虽然数量不如同行多,但重点推荐的种子剧均有不俗的销量潜力。
最受期待的,莫过于两位顶级“85花”的新作品:刘诗诗时隔多年回归古装剧,爱奇艺与柠檬工作室联合出品的《一念隔山》;改编自知名IP的《狐妖小红娘月红》,由杨幂、龚俊主演。历经波折,再次回归舒适区的两位“85花”代表,无疑承载着平台和粉丝的最高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秀实力的并非只有爱奇艺,腾讯视频率先发力,于9月1日举办“腾讯视频V愿景发布会”,公布2024年剧集名单。《思念你第二季》《庆余年第二季》《西游记》等头部剧集备受期待,明年必将与爱奇艺再度激战。
流媒体的竞争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从目前的上映影片名单来看,很难判断谁能笑到最后,但评判标准很明确:面向B端广告主,平台需要拿出更好的营销效果和性价比;面向C端观众,内容供给必须更加多元、优质。
只有做好这两件事的平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与西方差异巨大,AI对流媒体是好是坏?
流媒体是内容驱动的行业,创造好内容是留住客户和用户的前提。然而社区服务,如何平衡成本、利润、用户留存和客户满意度,没有哪个平台能给出完美的答案。
只有两点是可以确定的:第一,过去的烧钱模式不能再继续了,为了实现健康增长,流媒体平台必须学会控制成本;第二,AI等前沿技术对内容产业的深远影响不容忽视,平台需要抓住这一技术创新机会。
从几大平台最新业绩报告来看,前期的工作已初显成效。
爱奇艺今年第二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17%至78亿元,日均付费订阅用户数同比增长3%至1.11亿,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运利润连续六个季度保持在正值区间。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环比增长约2%至1.15亿,上半年新推出的X剧场大获成功,赢得更多品牌投资。
阿里文娱并未透露优酷的具体表现,但有几个数据值得肯定:《长夜将至·余烬》收获22个合作品牌,位列同档期电视剧第一;TFBOYS十周年演唱会独家转播,吸引超过168万观众观看,带来了可观的票房收入和品牌投入。
随着在头部平台中一直属于比较弱的优酷也步入正轨,直播行业降成本工作已接近完成,下一步要思考效率的问题。为提升内容产销效率健康教育,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均将目光投向了关键词——AI。
龚宇在i JOY发布会上表示,爱奇艺从2022年开始探索AIGC应用,目前已将技术应用于辅助剧本评审;腾讯视频则背靠腾讯混元大模型,优酷等阿里应用则全面接入了统一千文大模型。
除了内容创作,未来各大平台也必将把AI技术运用到整合营销中。AI的低成本、高产出、高稳定性,对于内容和营销行业来说犹如一剂灵丹妙药,解决了创作周期长、产出不稳定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如果能将AI全面融入到创作和营销中,平台的运营效率必将得到提升。
但与国内的热情相比,国外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好莱坞影视从业者对AI的应用和范围陷入了长时间的争论,间接引发了史上最严重的打击,让这项技术的阴暗面被曝光在公众面前。
今年7月,代表16万名表演艺术家的美国演员工会和广播电视演员工会(SAG-AFTRA)以及代表1.1万名专业编剧的美国编剧工会(WGA)联合举行罢工,要求提高基层从业人员收入、抵制人工智能的入侵。
这两个工会与代表雇主利益的美国电影电视制片人联盟(AMPTP)之间的矛盾之一是,以奈飞、迪士尼为首的流媒体平台积极推动AI在剧本创作、电影拍摄、宣传发行等各个环节的使用,包括利用编剧作品训练大型模型、收集演员数据生成AI图像用于后续拍摄,但只愿意支付一次性费用。
周三,Netflix、迪士尼等多家流媒体和电影公司与美国编剧工会代表举行了最新一次会谈,这被视为双方能否达成和解并结束罢工的转折点。不过,此次会谈结果尚未向公众公布,但美国编剧工会在其官方推特账号上表示养生小知识,双方已同意举行下一轮谈判。
新一轮谈判似乎很难取得突破。平台和创作者对AI技术的认知偏见以及对AI技术用途和范围的不同要求健康教育,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AI固然重要,但如何用好快速发展的AI技术,是所有从业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AI的正确使用方式:辅助创造、提升用户体验、尊重知识产权
龚宇也坦言,技术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日新月异,生成式人工智能普及的速度已经让人瞠目结舌。不过绿色食品,他对人工智能还是非常乐观的,他也坦言爱奇艺愿意“先行者”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生成式技术,并强调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而是“懂得用人工智能的人会取代不懂用人工智能的人”。
相比之下,国内流媒体行业对AI技术的运用还不如Netflix、Disney那么深入,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同行的经验,好好利用AI。
(图片来自爱奇艺)
首先,人工智能是为人类服务的,不是替代人类的,主要还是起到辅助作用,帮助创造者提高效率。
龚宇提到的AI辅助剧本创作技术,其实是一个值得参考的例子。在传统的剧本创作过程中,制片人和编剧在磨合上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收到的剧本大纲太多,细致程度参差不齐,给评审团队带来很大工作量;制片人内部评审时经常出现分歧,拖慢了开发进度,错失了热点。
在内容行业,人类依然是核心玩家,AI现在或未来都不太可能学会编剧的灵感和创意。正如觅梦传媒创始人、《U Can U Bibi》《乐队的夏天》《年度喜剧大赛》等国民综艺节目制作人马东在推介会上调侃的那样,“如果AI也能写笑话,那可真可怕。”
但人多则乱演唱会视频,这是大型影视项目前期策划和开发中最大的挑战。有了AI的介入,可以在短时间内整理出大量的文本,初步分析剧本的优劣势和市场潜力,帮助创作团队节省大量时间。
在制作中期和后期营销阶段,AI还可以作为辅助工具,比如武装传统营销工具,监测传播效果,再反馈给创作;或是协助设计师、宣传团队快速生成海报、花絮等素材,减少工作量;在拍摄过程中,AI可以帮助制作团队协调人员、场地,协助生成动画效果图等。
其次,AI技术可以帮助用户改善画质、校对字幕和用户交互,提高观看体验。
AI宇宙包罗万象,从业者不可能把全部目光都集中在AIGC上。在画质修复、智能识别等方面,流媒体平台其实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例如百度网盘很早就上线了AI智能字幕功能,目前提供中文、英文、中英双语三种模式的字幕。随着技术的进步,用户可以期待更多语言的字幕和更精准的翻译。爱奇艺此前已通过自有AI技术修复了50部华语剧集和30部电影,其中就包括已在平台上线的《地道战》、《龙须沟》等经典作品的高清修复版。
第三,人工智能的使用需要坚守红线:无论是内容创作,还是内容营销,都要充分尊重创作者的知识产权。
用爱奇艺CTO刘文锋的话来说,用AI技术武装起来的内容创作者是“创新工作者”,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非常重要:“人类要掌控机器和自己游戏,用批判性思维让机器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Netflix、迪士尼和编剧之间的矛盾之所以难以调和,在于他们对技术使用范围和方式的看法不同。AI并非洪水猛兽综艺片,也确实给传统内容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类与AI技术和平共处,相互尊重是前提,只有用好AI,才能充分发挥这项技术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