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佚名 次浏览

摘要:我们该有什么样的文化自信

我们有资格自信

文化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生命的体现,否定自己的文化就是否定自己的生命;文化的积累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够在其他民族、其他社会中自立的“基因身份卡”。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的区别,绝不仅仅体现在黑眼睛、黄皮肤上,还体现在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上。任何国家或民族都凭借其文化独特性和凝聚力而跻身于世界各国之列,而独特性的丧失意味着凝聚力和存在的合法性的丧失。

“精神家园”的背后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文化多样性最重要的特征是,对于其他文化主体来说,一个价值选择似乎是“非理性的”,但对于这个文化主体来说,它却是完全理性的。

文化无疑是要发展的,但繁荣离不开根的滋养。无论文化如何与时俱进,内容如何扩展,形式如何变化,文化精神依然长存。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你的家对别人来说可能是异国他乡。你的家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不尽如人意,但你的家是温暖的,你可以在那里找到精神上的稳定与和平。梁媛虽然不错,但长期居住的地方,又是关于家乡和异国土的区别。

当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往往习惯于依靠自己的经济优势来否定别国文化的优势,强行实现文化统一,而一些民族国家也因经济和政治上的软弱而失去了对自己文化的自信,甚至为自己感到羞愧。事实上,“差异”和“多样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有句古话,“与实物和谐不善”。如果所有民族、所有国家都坚持统一,很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僵化和衰落。

在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和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之间,不存在谁结束谁结束谁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道路的成功并没有消除西方的社会发展模式,而是提高了两种模式之间的竞争水平。至于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会有什么结果。借用邓小平的一句话,“我们的后代比我们聪明,他们会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有信心和信心

目前,中国同时使用两种概念,一种是中国传统文化,另一种是中国文化。许多人在使用这两个概念时往往不区分它们。中国传统文化是过去式完成时,虽然我们可以不断对它做出新的解释,但它的内涵终究是既定的;中国文化是一个涵盖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动态概念,不仅包括过去5000年文化的辉煌,更意味着当今中国文化的繁荣,更重要的是中国文化未来的辉煌和复兴。

没有中华文化的复辟,就算把祖先的美好事物都不打折地接受,昨天的旧船票也登上了今天的客船,毕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复古的。因此,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来说,既要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讲中国文化的“现在进行时”,这样整个中国文化才能迎头赶上,引领未来,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为条件”。

要实现中国文化的“现在进行时”,就不能停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文化内容的简单重复上,而要注重文化精神的细化。具体的文化内容再怎么“抽象传承”,也会留下过去时代和原有社会形态的烙印,过度解读容易让人觉得牵强附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有限。文化精神以其超越性,使时代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成倍增加,更容易无障碍地与新时代、新使命接通。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传统美德已经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们也要创造性地改造和创新地培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正是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华文化现代化时特别强调:“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适应当代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弘扬超越时空、超越国界、充满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

要实现中国文化的“现在进行时”,还必须善于以坦率、慷慨的态度“把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包括现代西方文明的成就带进来”。“问问运河哪里像承诺的那样清澈,因为那里有活水的源头。”文化自信不是固步自封,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广泛的文化交流中不断学习别人的好东西,把别人的好东西变成我们的养料,把别人的好东西变成自己的好东西,从而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使我们更加独立、更强大。在中华文化的滋养下,我们把印度文明中的佛教“转化”为中国佛教,把西方文明中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转化”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这种“包容包容”的特质下,什么样的文明成果不能在中国文化中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和创新性的发展?

当然,这种“转变”是精致的。如果留不住主体的骨气,就没有好的办法了,很有可能在“改造人”的过程中被“人性化”。比如近年来,我们开始关注中国文化的“走出去”。怎么出去?用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怕人不理解,不感兴趣,就想用别人的话和概念来讲中国故事。这听起来像是一个聪明的方法,但实际上非常危险。别人的言语和观念背后,是别人的文化思维方式。就像几年前的一部电影《功夫熊猫》一样,《功夫》是中国的,《熊猫》也是中国的文化自信,甚至电影中的文化元素都是中国的,但《功夫熊猫》不是中国的,所反映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才是地道的好莱坞。我们并不是说一定要坚持中国传统的话语体系,我们只是在提醒我们,找到一种既能反映中国文化真正精神,又能为西方世界所理解的话语方式,并不是理所当然的问题。

那么,如何“把人变成我”而不是“我变成人”,一位历史学家曾经做过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人想吃肉,却必须把肉消化成人的肌肉来强身健体。这既是实现中国文化“现在进行时”的底线思维,也是实现中国文化“现在进行时”的最高境界。

[链接]。

习近平谈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仍然是文化软实力,这关系到精神的凝聚力,我们必须加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是增加一种文化自信。”

——在201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他参加了贵州代表团的讨论

“抛弃传统,失去根本,就等于切断了一个人的精神生命线。”

——在2014年党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或文化虚无主义者。”

——在2014年党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