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在新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我们的文化新使命。”
悠久的中华文明需要年轻一代继续传承。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活跃在田野考古一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他们秉持真理、勇于创新,用年轻人的智慧和力量把古老与年轻、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
- 编辑
刘思阳:
透过展览的窗户,吸引更多观众前来观看
刘思阳从进入文博行业到把它当成值得终生奋斗的事业,用了三年的时间。
刘思阳,1989年出生,河北承德人,2015年毕业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专业,2020年怀着对历史文化的好奇,进入承德博物馆展览部工作。
“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避暑山庄”是刘思阳参与的首个大型展览,不少珍贵文物在展览中首次亮相。“这个展览对我影响很大”,刘思阳回忆道,“除了能近距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策展工作也能把文物背后的故事生动地呈现给观众,能带来满满的成就感。”
与宏大的历史展览不同,《光阴的故事》展览以老照片、老物件、画作、场景搭建、影像播放等形式还原城市记忆。作为负责人之一,刘思阳参与了从文字提纲、形式设计,到现场搭建、布展的具体统筹,“真实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展览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隧道,感受近半个世纪长河中承德人的奋斗与探索。随着策展工作的深入,刘思阳对承德历史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这是工作中意外的收获,拾起家乡的记忆,以承德人的身份打造城市的文化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思阳的策展工作逐渐有了起色健康,他见证了承德博物馆从当初名不见经传、预约不足,到如今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周末门票爆满的成长。
三年来,刘思阳参与了近二十个大大小小的展览的策展、布展工作,每一次策展对他来说都是一次新的体验。“展览是博物馆的一扇窗户,只有把窗户打开好,观众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刘思阳说。
时光无声,在每天与文物的互动中,刘思阳有了更多的时间让自己平静下来。“策展人就像是一扇开窗器文化传承,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我希望策划更多能吸引观众静静观看的展览。”刘思阳说。
杨武嘉:
不断提升演绎水平,更好地传播越剧文化
“欢迎来到越剧博物馆。”随着00后导游杨务嘉的讲解,观众走进拥有3万余件越剧文物史料的新越剧博物馆,了解越剧的诞生、发展、兴盛。位于浙江绍兴嵊州市甘霖镇石家岙村的新越剧博物馆于今年5月18日正式开馆。杨务嘉的工作,就是把越剧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杨务嘉出生在越剧之乡嵊州,这里的越剧文化已经融入当地民众的生活。杨务嘉就读的城南小学设有越剧班和越剧晨练,似乎他与越剧的缘分早已注定。
新馆筹备期间,杨午佳成为馆里的志愿者,引导游客、维持秩序、提供前台咨询……工作虽然琐碎,但却是熟悉、融入新环境的过程。
今年年初,杨午佳正式成为一名导游。对她来说,尽管从小就听过、唱过越剧,但要讲好越剧的故事并非易事。初入博物馆,导游介绍场馆布局、梳理历史脉络、体验越剧艺术的流程,杨午佳早已驾轻就熟。但她希望有更好的方式,将导游的角色呈现给观众。
以越剧等传统戏曲为主题的博物馆,可以成为“歌唱博物馆”。杨五甲将越剧歌唱片段融入讲解,将歌唱风格与展示的图片、乐器相结合。田间歌唱时期,农民们在闲暇时围坐在一起,歌唱着关于人和事的话题。说起这些,杨五甲就会唱道:“太阳东升,长工短工都下田了。”到了女越剧时期,越剧发展得更加成熟。“老爷您就像天上的月亮”,杨五甲唱道,曲调柔美。
讲解不是关起门来做事,只有注重游客的感受,才能讲好故事。讲解过程中,杨五甲会细心观察游客的表情,判断他们的兴趣和疑惑,进而调整讲解内容。在越剧博物馆的一个展示柜里,有一个不起眼的发髻。这是清末越剧艺人使用的发饰,游客一般不会太注意。有一次,一位游客不经意间走到那里,驻足良久。杨五甲注意到了这一点,在讲解中加入了关于发髻的知识典故:“清代的唱书人都是男性,扮演女性角色时孤寡老人,需要用发髻遮住前半部分头发,以方便表演。”
长烟灰缸、竹袍、旗袍、象牙扇、龙头紫檀胡须……说起博物馆的展品,杨务嘉都了如指掌。讲解过程中,杨务嘉还带着这些服饰、器乐等文物,一起回顾越剧的起源、发展、传承。她仿佛听到了声乐,看到了台上台下的热闹,感受到了老一辈越剧艺术家的魅力和嗓音,真挚动人。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博物馆解说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也对解说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游客散去,杨吾嘉喜欢一个人在博物馆里闲逛、看看、思考。“解说不能死记硬背养生小知识,要有创新。”杨吾嘉说,“我会不断学习,磨练自己的解说技巧,把越剧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
吴宇:
传承舞龙文化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独角龙缩龙舞是起源于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芦溪镇古城村的传统民间舞蹈。正月初二,家家户户涌上街头观看彩龙舞,捡龙鳞、抢龙布,燃放鞭炮、发糖果、跳鱼灯,祈求五谷丰登、牲畜兴旺。
1985年出生的吴宇从记事起就跟着长辈们观看这场热闹的仪式。微型龙重达数百公斤,长达33米,色彩斑斓。它被人群举起,随着音乐翻转、翩翩起舞。当音乐结束时,龙身如宝塔般盘旋而上,昂首挺胸,气势磅礴。
吴宇从小就对龙情有独钟。小学四年级的一次六一演出,校长组织孩子们“舞龙”。吴宇学得快,组织能力强,肯吃苦,被选为舞龙队队长。这一跳就是三十多年。
回想起学技的时光,仿佛一切都发生在昨天。训练就安排在放学后,每天如此。一个动作接着一个动作,一个紧张接着一个紧张,一遍又一遍。年轻的吴宇双手被磨出了水泡,然后结出老茧,疼痛感也渐渐消失。“虽然很辛苦,但我从没想过放弃。”吴宇说。
吴宇的师傅林建是麒麟龙第八代传承人。师傅默默坚持,教书、画龙图、管理档案,点滴的点滴吴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13年,吴宇接手,担起了传承麒麟龙的重任。在吴宇看来,这是村民对他的信任,也是一种“荣幸”。
如何吸引年轻人?吴宇也担心传承的现实问题。在吴宇看来,独角缩龙是古城村村民的习俗和信仰,也代表着这片土地的文化和历史。“龙灯在村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吴宇说。
为了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宇当起了队的“家长”。舞龙最难的就是把队员们召集起来。队员们都有各自的工作,每次演出前,吴宇都会提前两天沟通协调,规划分工。如果舞龙队有队员想退出,吴宇就会去他们家劝说。有时候演出时间早,吴宇会提前做好早餐,然后挨个叫醒队员们。
小时候医疗服务,吴宇会编一条稻草龙,到村民家里过春节、讨糖吃。长大后,吴宇组织了一支40人的舞龙队,他担任领队,指引龙的方向。他手中近40公斤重的龙头,充满活力和威严,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如今生活方式,吴宇缩麒麟龙的精力不减反增,他积极推广相关知识,招揽人才,决心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技艺,并将它传承下去。
杜博睿:
根植考古微博热搜榜,探索中华文明
早上七点半生活,河南安阳的天气还不算太热,一群考古学家出现在洹北商城殷旭的东南角,开始了一天的发掘工作。殷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能被考古和甲骨文记载和证实的都城遗址,中国现代考古的很多理念和工作方法都起源于这里并延续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考古学家。
古老的历史遗迹、浩瀚的文物古迹、殷戌这本厚厚的“地书”,需要几代人埋头苦干、不断解读。出生于1993年的杜博瑞,商周考古学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随即被派往安阳工作站,一头扎进“神秘”的黄土堆里。
求学期间,杜博瑞探访过许多考古遗址:甘肃西城驿遗址、毛家坪遗址、江西九江乔麦岭遗址、汉魏时期河南洛阳城遗址……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野外考古的训练让他很快适应了长期野外工作的状态。工作之后,杜博瑞形成了更为全面的思维方式:“考古工作需要不断思考如何以丰富的层次解读发掘遗址的面貌,包括年代、布局,以及古人的衣食住行等。”
今年上半年,洹北商城意外发现一条祭祀沟,更新了对殷旭原有的认识。杜博瑞参与了此次考古发掘。“殷旭文化为商代晚期,原来的认识是商中期的洹北商城当时已经不再使用,但此次发现的大型祭祀沟,证实了洹北商城在商代晚期仍作为都城布局的一部分。”杜博瑞说明星,这也是考古的乐趣所在,黄土之下,还有许多未知。
殷虚面积30多平方公里,一个考古学家一生也只能窥见一斑。“白天挖掘计划生育政策,晚上补课”成了杜博瑞的生活常态。“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殷虚出土的青铜器。”对杜博瑞来说,青铜器是观察殷虚的一扇窗口,让他更接近这个神秘的地方。
经过近百年的艰苦努力,考古工作将晚商的兴衰从史书上的文字,变成了镌刻在大地上的证据。如今的殷虚发掘更加精细化,践行多学科协作游戏手柄,与科技深度融合,注重公众解读。杜博瑞希望更多人能加入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队伍中来。
“天赐玄鸟降生商朝,定居殷商大地。”曾经繁华的商城渐渐变成废墟,洹河静静地见证着世事变迁,也见证着年轻一代考古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与收获。
(许安桐参与采访并撰写)
版面设计:张芳曼
人民日报(2023年09月17日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