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悬浮,是一个物理学名词,指的是固体微粒分散在流体中。你的脑中可以想见的画面,如果你快速转动一瓶水,水里面有沙子,沙子因为你的转动而迅速积聚在漩涡周围,它们不会沉下去。
悬浮是一个物理学术语,指的是固体颗粒在流体中的分散。你可以在脑海中想象这样的画面:如果你快速旋转一瓶装有沙子的水,沙子会因为你的旋转而快速聚集在漩涡周围文化强国,它们不会下沉。除非你停止旋转。
后来我们用悬浮来形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我第一次知道它是在著名人类学家项飚先生和清华大学青年学者闫非的一次谈话中。
整个社会的运转就像我们这个高速旋转的矿泉水瓶,沙子就是群众。在整个社会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同时,整个社会的社会阶层和价值观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社会不公也在逐渐加剧,上层阶级固化,下层阶级越来越贫困、边缘化。每当社会进程加速,就会有一些人被抛出这个结构,这个结构不是一个稳定的结构。
社会的高速运转,让人产生了一定的焦虑感,因为大家都在努力生活万岁,我为什么不应该努力呢?
人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工作上,某种程度上,是花在了生存上,导致其他时间被挤占。比如:没有时间找对象,没有时间谈恋爱。谈恋爱、找对象也是高度的性取向,就连结婚也一样。人在这个过程中被高度物化,被贴上各种标签,这是一个物化他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常常会觉得自己不够强大,不够优秀,觉得自己没有任何筹码,被排除在这样一个竞争的圈子之外。
生活就是工作,对周围具体生活的感知度较低。长期生活在格子间里,也会导致处理生活问题工具化程度较高,产生一种在淘宝买衣服,饿了就吃,在各种社交APP上交友的现象。这是一种工具理性的生活,即生活中所有具体问题都可以交给某个APP去解决,对人的要求比较低。甚至对人的要求都是细分化的,在此基础上勾搭文化盛行。
在互联网的语境中,有五件事:勾搭、迷恋、约会、交友、爱情。这算是自我客体的垂直细分赛道吗?最初只有约会一个赛道,后来被垂直细分成不同的领域。
因此,看上去,“勾搭”文化更像是现代人自救、构建“邻里”的开端。但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察觉到勾搭文化是更深层次的人们自我客体化,更加不可能建立起稳定、长久的亲密关系,比如朋友、恋人等。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给自己披上合理的外衣,比如在社交过程中,我们总是强调自己是一个个体相声新势力幸福的瞬间,避免社交中的“无为”。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消极性,即缺乏建立“附近”的愿望。
我们要打破身边的围墙,在“附近”与“他人”“异乡人”建立联系,打破对世界的单向度认知。那么,什么是“附近”?不一定是物理距离米其林三星,你在哪里,哪里就是附近,你就可以构建附近。
值得一提的是,项彪教授提出的“附近”是广义的附近,也就是你在哪里都是附近,哪怕你今天出去玩,旅社老板、街边卖红薯的都在附近,构建这种附近,其实就是把个体从网络虚拟生活中解救出来,与人建立真实的联系。
不管哪款视频软件、社交软件的设定,某种程度上都能让你快速获得一定的满足感,而且是被动的。无论是在社交媒体上,左右滑动寻找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人,还是在视频软件上上下滑动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你和手机上软件里的AI都在互相训练,为每一个具体的人构建一个更狭窄的信息茧房。
作为个体,没有自我意识,机器默认推送时间长。如果第一次看到一个女孩的门槛是100,那么第200次之后,看到同一个女孩的门槛就会大大降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一种“电子阳痿”,在高颜值滤镜的衬托下,每个女孩或男孩都是那么完美,说你喜欢听的话,让你心满意足,让你感觉好像自己就拥有了他们。
这样做的弊端就是我们缺乏对具体人的感知,他们肯定不像镜头里那么好看、漂亮、帅气、乖巧、听话。
每个具体的人肯定不会像社交软件里的人那么完美。而且陀思妥耶夫斯基多年前就强调益智游戏,我们应该爱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我们应该爱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意义。
某种程度上,社交软件让性变得极其容易获得,但也让性变得极其稀少。某种程度上,社交软件让大多数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在选择伴侣方面有很大的选择和自由。
我对任何社交媒体都不感兴趣,无论是豆瓣、知乎、微博、陌陌、探探、Tinder、Snapchat、Instagram等,我的操作大部分都是外界要求的,比如之前就被逼着去操作微博。
我对现实中的人比较感兴趣,如果我觉得你有趣,我就会实时的去找你策略游戏,跟你一起吃真正的饭,跟你聊天,跟你实时的玩。
所以,当最近有一款新的社交应用发布时,我出于好奇下载了它。我只玩了一分钟就觉得很尴尬,然后卸载了它。它以太多方式炫耀自己的优势,就像一只孔雀在第一次见到你时用尽全力展开羽毛。将来电子游戏生活感悟,它只会慢慢地破坏角色弧线。
人与人之间相处更有趣的地方在于,每当我都能发现你的不同之处时,你就在“进步”,不断的观察和探索身边的生活。
不过这很难说,现代人缺乏耐心和专注力,不喜欢快餐式的人际关系,很费力,需要你每次都打开屏幕,让别人快速了解你的背景、你的学校、你的专业、你的特长,以及一切可以增加“人物弧”的东西。
那并不可爱,只是彼此之间快速的“物化”,发现“价值”,然后“等待将来的代价”。
我甚至有意识地强迫自己远离网络上的一些东西,我没有抖音、没有今日头条,我几乎没看过一场完整的直播。
我喜欢与人群保持距离。
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人需要时刻保持警觉,稍有不慎,我们就会陷入“楚门的世界”,在不同的软件中迷失了自我的意识。
我们的生活因为悬而未决而充满焦虑,就像张国荣《阿飞正传》里那只没有脚的鸟,那个故事讲的是经济繁荣时期的香港,到今天仍然适用生活,并没有完全失效。
因为,人们沉迷于社交软件所创造的世界,对幸福的门槛越来越高,普通的视觉刺激难以打动他们,导致精神和电子无能。而人们不知道如何自救,转而求助于新的社交软件。
这就像一场猫咬自己尾巴的游戏,永远处于那个恶性循环中。
或许,手机离得越远社交软件,生活就离得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