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近日,周杰伦福州演唱会引发质疑,甚至被说“丑”,相关话题纷纷登上热搜,引发关注。
据了解,周杰伦“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将于2024年5月16日至19日在福州举行。近日,演唱会门票预售即将开始,但不少网友对该场演唱会的购票时间、退票规则提出质疑。
有网友发文称,周杰伦2024福州演唱会将提前半年开启预售,预售开始48小时后,退票将收取订单价格30%的手续费。
主办方回应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12月6日,演唱会承办方福建中视传播有限公司向记者表示,“具体的出票、退票规则是平台规定的,我们只是承办方。”相关工作人员还称周杰伦演唱会,“如果你不想提前半年买演艺圈,可以等到5月份再买护理研究,并没有强迫你提前买。”
当天,大麦向记者表示,此次演唱会开通了48小时免费退票通道相声新势力,48小时后收取30%的退票手续费是演唱会的节目规则,只能按照退票规则进行。
网友发文
记者查看大麦平台发现,退款规则显示:
每场演出预售开始后的48小时内,生成门票订单并付款后,观众可以无条件申请退票。
预售开始后48小时,将收取订单金额30%的退款手续费,5月11日后平台将不再接受任何退款申请。
不少网友对演出的购票及退票规定提出质疑文化强国,有网友表示“主办方太贪心”、“主办方要靠手续费过年吗?”同时,也有网友认为提前半年就收取门票费用不合理,也有人认为无法预测半年后其他安排是否会影响演出档期,因此30%的退票费是否过高。
演出市场的“情感膨胀”
一组数据,显示出今年演出市场有多火爆。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达34.24万场,比去年同期增长278.76%;票房收入315.4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3.74%。
这表明这是一门好生意。
以五月天为例,据媒体报道,截至12月3日,五月天2023年已在各地举办49场“我好想见你”演唱会、10场“诺亚方舟十周年进化重制版”演唱会。其中11月12日至21日在上海共演出8场,票价最高1855元,最低355元。以7.2万个座位计算,上海8场演出门票收入近6亿元。
演唱会还对举办地经济产生辐射带动。6月29日至7月2日,周杰伦演唱会为举办地海口创造了9.76亿元旅游收入,比“五一”假期当地旅游市场收入高出1亿元。音乐节也给各地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公开数据显示,4月29日至5月1日迷笛音乐节期间,山东烟台黄埔海新区接待游客约3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5亿元。
市场的火爆、可观的利润,让各方投资者都对这块蛋糕虎视眈眈。
有的是仓促上马,演出前一个月就进行了极端操作,有的则直接从冠名变为承办,比如元气森林、蜜雪冰城就直接举办音乐节;也有音乐节在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城乡镇举办,多为景区招商引资手段,据财新数据显示快板,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等地也纷纷举办音乐节。
“其实这个行业的门槛挺低的,只要有投资人出钱,就可以用这笔钱找制作人和艺人,安排场地。”有着十多年行业经验的辽宁设备供应商小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据小刘介绍,演唱会产业链分为投资方、内容制作方、主办方三大角色,这些角色可以由几家公司承担,也可以进一步由不同的公司分工。主办方主要负责赞助、宣传、售票、场地管理、安保等幕后工作,而制作方则负责艺人、舞者、伴唱、音乐、技术、特效等内容的制作。
幕后混乱
狂欢的背后是混乱,除了黄牛们的日常胡闹,今年音乐节上黑屏、VIP票挂柱子、帐篷被盗等事件更是屡见不鲜。
俗话说,“林大则百鸟朝凤”。
在小刘看来,目前的演出市场,组织者和运营者鱼龙混杂,演出组织运营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俗称“草根剧团”。
“为了赚快钱,这些业余乐队都尽可能节省成本,卖出更多的票。”经常跟随乐队去音乐节的音乐从业者司庞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西湖音乐节主办方马武介绍,举办一个音乐节的成本一般占到艺术家费用的55%左右,而且很多艺术家的报价一般都是固定的,所以剩下的部分就用于演出制作、场地、安保等。
小刘说,既然艺人费和安保费都省不下来,那就只能在制作上省钱了。以一场音乐节为例,制作成本可能要100万,但预算只有50万,“那么音响设备就是劳斯莱斯和奥迪A6的差别了。”小刘说。
马武认为,一般乐队艺人都会向主办方提供设备清单挂号网,如果主办方无法提供,艺人可以拒绝演出。但主办方提供的设备,无法保证品牌的真伪,是否是正品,另外服务团队也要足够专业,才能用好这些设备。
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偷工减料、不专业,导致消费者体验降低。
一位B站up主在看完西城男孩杭州演唱会后,发视频抱怨被“骗”。不仅舞台设备简陋甜品店,MV画面取自网络,更离谱的是黑屏的演出事故。今年8月在海口举办的“女王之夜”巡回演唱会,有观众约一小时听不到歌手的声音,疑似音响设备出现问题,于是大喊“退款”,表达不满。
但对于已经下放到地方的音乐节来说,即使做好了制作、带上了工作人员,也存在着地方部门不能配合、不能做好服务的情况,也会影响整体效果。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南阳迷笛音乐节发生的盗窃事件,让音乐节变成了一场“音乐抢劫”。据悉,该事件已被纳入中消协发布的《2023年中秋、国庆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南阳迷笛音乐节露营区现场图/网友视频截图
以上种种,导致今年演出市场乱象集中爆发。
是“虚火”还是趋势?
当前演出市场的乱象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当前的演出市场是否只是虚假繁荣?
室内驻场演出经理夏霞介绍,近年来,演唱会、音乐节、室内演出、展览等体验式消费集中爆发,这种“为快乐付费”的消费属于“多巴胺消费”,是未来的趋势,即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更多追求精神生活和体验式的愉悦。
今年双十一期间,电竞、骑行、滑雪等相关产品的热销也体现了愿意为“快乐”买单的消费趋势。据统计,天猫“双十一”开启一小时内,电竞键盘开关销量同比增长600%;摩托车销量同比增长101%家常凉菜,公路自行车销量同比增长300%。
此外,“演唱会+旅游”模式还能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艾媒咨询预测生活方式,2023年至2024年中国“演唱会经济”产值将达到903亿元,这一数字远高于2019年的200亿大关。
但针对目前各地音乐节配套服务不完善、制作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有多年二三线城市音乐节运营经验的马武认为,提前准备非常重要,一般团队会提前一个月与当地文旅、公安、消防、综治、应急医疗等部门取得联系。此外,针对年轻人参加音乐节追求的情感体验消费,马武认为,这种愉悦感应该贯穿从买票到玩得尽兴再到最后分享的整个过程,每个环节的服务都不能缺失。“不是说他买了票就万事大吉了,这肯定不会持续太久。”司庞认为,音乐迷和普通听众其实都是用脚投票的,如果去了一次体验不好,就不会去第二次了。
记者发现,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有大量关于如何避免音乐节陷阱的内容。
有网友在某社交平台上整理了一份最火爆和最冷门的音乐节榜单,教网友们如何从艺人阵容、票价、主办方、场馆、安保、城市、交通、住宿等方面规避风险,获得了1600余个赞和1000余个收藏。
小红书账号“Fullme”帖文图片/小红书截图
对于行业不规范的问题,马武也认为,除了成立音乐节行业协会,也可以采取大众点评或米其林餐厅评选的模式,找评委对各个音乐节进行点评。这样不仅可以倒逼主办方提高服务水平,还可以淘汰一些不适合行业生存的主体。
另一位在宁波从事音乐节策划的业内人士肖丁说,音乐节行业花了近10年的时间才成型,近两年才达到顶峰,最终回归到了正常的娱乐消费品属性,热钱退去后,留下来的都是真正热爱音乐的人。
音乐爱好者萌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其实她十年前就看过五月天的演唱会,今年音乐节也看了不少场演唱会,但感觉就一般般。相比于户外模式,有时候在livehouse里静静地听一场演唱会更加纯粹,这种体验也很不错。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除马武外,其他名字均为化名。)